11月17日,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上午,和同事一起驅(qū)車去平湖廣陳的明月山塘游玩。
由于那天廣陳鎮(zhèn)正在舉行2019浙滬鄉(xiāng)村半程馬拉松賽,進山塘村的主要公路進行了封路,我們只好兜兜轉轉,從鄉(xiāng)間小路穿梭而去。廣陳鎮(zhèn)不愧是“農(nóng)業(yè)經(jīng)開區(qū)”,開車途中,映入我們眼簾的都是一望無際的金黃色稻田。藍天白云下,沉甸甸的金黃色稻穗迎風搖曳,好像在微微點頭歡迎我們的到來。
穿過彎彎曲曲的鄉(xiāng)間小道,我們看見道路旁邊長長的影壁上四個白色的大字“明月山塘”,我們的目的地山塘村終于到了。山塘村一帶歷史悠久。據(jù)史料記載,早在唐代(618-907年),平湖地區(qū)的東江出海口湮塞后,與三泖相連的山塘,河道寬闊、水勢旺盛,華亭舊志與長泖并稱為金山腹地‘諸水之源’。清末民初的鹽溪竹枝詞對山塘有這樣的描寫:“山塘橋下水東流,漁火江楓幾度秋。宛如姑蘇城外路,煙波十里蕩輕舟。”由此可見,當時的山塘一帶,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、飲酒游覽的旅游勝地。
青磚白墻黛瓦,走在山塘村的老街,那些魚鱗狀的瓦片,攀爬在白墻上的綠色爬山虎,廊下掛起的紅燈籠和一面面鮮紅的五星紅旗,來來往往打招呼的居民,都在低聲述說著山塘的閑適。街上三三兩兩的人信步閑逛。街兩側,是村民用自家房屋所改造成的小商鋪,有賣尺糕、雞蛋糕、蘿卜絲餅等各類糕點小吃的,有賣菜米油鹽醬醋茶的,經(jīng)營著生活,過著古鎮(zhèn)的那份悠閑。在小橋流水人家、亭臺樓閣間,“半畝方塘”成了村中一處靜謐的小公園?!懊髟律教琳眨屣L翠竹笑”,旁邊的“明月亭”上的一幅對聯(lián),就是對這“半畝方塘”的真實寫照。漫步走在塘邊的青石板路上,粉墻黛瓦的民居,古樸的瓦片圍墻,周邊草木豐茂,翠竹搖擺,伴著塘里的水車搖動,水聲清脆,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神奇的九寨之中,如世外桃源般與世無爭,悠閑自在。離這兒不遠就是漫時光咖啡屋,逛累了就可以來這坐坐,和友人打趣,認識天南海北的朋友。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后,一座典雅復古的咖啡館,一個靠近窗戶的座位,一首治愈的音樂,一杯咖啡一本書。你就將擁有一段屬于自己的“漫時光”。旁邊還有裝修別致的“鈸子書館”,可以泡上一杯茶,聽聽鈸子書。
走到老街的盡頭,便來到了山塘河邊。這里注定是一個神奇的存在,一條山塘河穿村而過,將村子一分為二,便有了南北山塘,這就是上海金山區(qū)廊下鎮(zhèn)山塘村和浙江平湖廣陳鎮(zhèn)山塘村的分界線,由此也成就了一座山塘橋橫跨兩個省的傳奇。古老的山塘橋?qū)傻剡B接在一起,見證著橋兩岸祖祖輩輩的相親相鄰。據(jù)史料記載,古老的山塘橋始建于清嘉慶二十五年(1820年),橋長僅22米,橋面由12塊長條石拼接而成;它靜靜地矗立在那里已經(jīng)快200年了,等著人們?nèi)ソ议_它連接浙滬兩地的傳奇故事??缟仙教翗?,我們可以自豪地說:“我分分秒秒從浙江穿越到了上海啦!”
走下山塘橋,來到金山廊下北山塘,老街也是白墻黛瓦,店鋪林立,古色古香。我們來到了百姓舞臺廣場。“古有集鎮(zhèn)橋跨兩省分南北,今看山塘河穿一市聚春秋”,廣場樓臺的一幅對聯(lián)形象地說明了南北山塘。旁邊以百年歷史的山塘小學改建成的廊下鎮(zhèn)民俗苑,將各式建筑都將原始原樣地保留了下來,粉墻黛瓦,盡是江南。在一排朝南的落厙屋里布置了民國時期家庭裝飾格局,有中堂、書房等,用各式各樣的青瓷和創(chuàng)意青瓷作為擺設供人觀賞,大氣而不失精致、活潑又不失端莊。
走走逛逛,我們又跨上山塘橋,回到浙江平湖的南山塘,來到了一家“前程似錦”的農(nóng)家樂就餐。這里的菜均為農(nóng)家特色,有阿婆紅燒肉、老筍干燒肉、油燜茄子、囤鴨豆腐干等,這里餐廳就是一間間的農(nóng)家屋子,寬敞明亮,典雅中又不失安靜。老板告訴我們,他們一家剛開始經(jīng)營,隨著山塘知名度的提升,游客也慢慢多了起來,生意也漸漸紅火起來。我們吃好飯,便坐在餐廳喝茶,老板時不時地抽空過來和我們閑談山塘的前世今生。
從農(nóng)家樂出來,我們便漫步走出山塘老街,半日山塘游結束。
在這快節(jié)奏時代里,拋開一切喧囂紛擾,在這別樣的古村感受一橋兩山塘的神奇體驗,真的是讓人流連忘返!
2011-2015 浙江紅馬鑄造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